农文旅+康养”助力乡村振兴

2021-01-14 14:29:31 24

“农文旅+康养”助力乡村振兴


202101143516[2].jpg



早在2017年,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,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》,也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产业内涵特征、发展思路、实现路径等方面作出了整体部署。

2019年7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指出将在“钱、地、人”三个方面打出“组合拳”,促进乡村产业发展。在“钱”的方面,要健全财政投入机制,创新乡村金融服务;在“地”的方面,完善用地保障政策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,加大乡村振兴的倾斜力度;在“人”的方面,健全乡村振兴人才保障机制,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。

我国居民正在进入避暑避霾避寒、养生养心养老的大众旅游时代,人们愈加的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,旅游度假作为新时期人们的一种旅居生活方式,逐渐成为休闲生活主流。“康养+旅游+地产”无疑可以催生一系列新业态,成为新时期经济突破发展的一种新模式。

康养产业是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,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可将康养产业分为不同类型。

森林康养:是以空气清新、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为依托,开展包括森林游憩、度假、疗养、运动、教育、养生、养老以及食疗(补)等多种业态的集合。

据了解,中国织金洞森林5G智慧康养小镇总投资超过169亿元,占地9981亩,森林覆盖率高达80%。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约2万个,平均海拔1313米,全年平均气温16度,林内生物资源丰富,生态优势明显,适合居住和康养,是国内首个全业态、全场景、全智能的“智慧康养小镇”。

项目涵盖森林5G智慧康养、生命研究、配套医疗保健、高端教育、生活服务、特色民俗体验等几大板块,并形成多元化大建康生命产业综合体,是森林康养项目的标杆模式。

气候康养:以地区或季节性宜人的自然气候(如阳光、温度等)条件为康养资源,在满足康养消费者对特殊环境气候的需求下,配套各种健康、养老、养生、度假等相关产品和服务,形成的综合性气候康养产业。

海洋康养:主要以海水、沙滩、海洋食物等海洋资源为依托,建设形成的海水和沙滩理疗、海上运动、海底科普旅游、海边度假、海洋美食等产业。

温泉康养:因大多数温泉本身具有保健和疗养功能,是传统康养旅游中最重要的资源。现代温泉康养已经从传统的温泉汤浴拓展到温泉度假、温泉养生,以及结合中医药、健康疗法等其他资源形成的温泉理疗等。

中医药康养:以传统中医、中草药和中医疗法为核心资源形成的一系列业态集合。主要有:中医养生馆、针灸推拿体验馆、中医药调理产品,以及结合太极文化和道家文化形成的修学、养生、体验旅游等。